『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第714章 战火中的韩国
由于林朝辞出发前,就已是年关将近。
回来后,更是年关将近。
故此,庆功宴结束后,没过一周便又迎来了国宴,也就是皇帝在每一年的年底都会召文武百官及家中亲眷来皇宫里过年,以示君臣相合,不过,也有一些帝王不喜欢太热闹,便不会召这些人过来,顶多是往文武百官家中送些御制菜,也就是御膳房做的膳食以示安抚。
说白了,还是要看皇帝。
皇帝愿意,大家自是愿意奉陪。
皇帝不愿意,大家也落得清闲。
崇平帝自是愿意的,这里面也有太上皇做了工作的原因,至于这后面,崇平帝与太上皇达成了什么约定,不得而知,只知道太上皇因草原那边归顺的原因,龙颜大悦,又喝了几杯酒,在与太后回宫的路上,顺道去了宋皇后这个儿媳那边,认了宁国府的秦可卿为干孙女,这应该是今年国宴上唯一发生的大事了。
更大的事在于秦可卿是完璧之身。
这一点倒不是太上皇发现的。
而是太后发现的。
渐渐也就流传出了“贾蓉不行”的流言蜚语,只不过,贾蓉人都死了,这些流言蜚语也只是当个乐子说一说,倒是有不少妇人看着秦可卿的眼神中满是怜悯,别说后半辈子守寡了,这傻孩子,连鱼水之欢都没尝过就落的如此境地,又没个子嗣,宁国府那边惜春才是主脉,别说贾敬没死,就算贾敬死了,有荣国府这边的贾母撑腰,宁国府那边也依旧无人敢更迭主脉,更别提更改继承人要得到皇帝的应允了,故此,秦可卿后半辈子孤苦伶仃是可见的,惜春又是个女孩,要是个男人,说不定还能恳请皇帝或太上皇让自己改嫁,反正是完璧之身,可眼下……还是算了吧!
秦可卿倒是没什么反应。
是个挺能藏心事的女孩。
唯一变化的只有眸光,稍显黯淡,脸上的笑容却从未改变,令宋皇后见了都止不住心中赞叹。
若非身份。
她还真想让她儿子娶了这秦可卿。
容貌绝色,品行贤惠,落落大方。
这样的姑娘,放眼凤藻宫内,恐怕也只有薛宝钗能与其争一争了,只不过,薛宝钗的性子偏高冷,你只能说她处事周全,与秦可卿面带微笑,不显虚情假意相比,还是秦可卿略好。
不过,两者都是世间难得的佳人。
与林黛玉、迎春、探春等人相比。
日后,毫无疑问,一定是类似于薛宝钗或秦可卿这种落落大方的姑娘,更有资格坐她的凤位。
秦可卿的身份并非秘密。
对她来说是这样的。
薛宝钗又是林朝辞的未婚妻。
故此,宋皇后也只能望洋兴叹,眼睁睁看着这两个自己能看上眼的女孩,与她儿子失之交臂。
可惜是有的,却没有强求。
更没什么撮合的念头。
宋皇后深知,坐在凤位上的女人要是想有个好下场,适合,远比争宠更重要,争宠争的只是一时,她只需把儿子培养好,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到了晚年,自会得到一个好下场。
故此,不合适的,也就别强求了。
有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
且,太上皇打的什么算盘虽说她当时不知道,可等国宴结束,其实也就相当于崇平帝请文武百官吃了顿晚饭,从六点多吃到将近十点,就把文武百官放回去了,不影响文武百官回家过年守岁,她也就从崇平帝口中了解到了事情经过,为此,还大吃一惊,亦细思极恐。
“让然儿注意分寸。”
醉醺醺的崇平帝躺在床上。
任由眼前的娇妻给他脱着龙袍。
虽然看上去有点迷迷糊糊的,可眼神却是意外的清醒,笑呵呵的把宋皇后拉入自己的怀里,耳畔还留着那声短粗的惊呼,耳鬓厮磨:“等朕自觉力不从心的,就退位好好修炼武功,争取多活几年,眼下事务缠身实在没时间,也没精力,林朝辞是我后汉一朝的底牌,也是我后汉皇室的幸运,看他的样子不喜欢参与到夺嫡一事中,但他却有能力决定结果,让然儿不要太亲密了,也不要太奉承或蔑视,就像我有梓潼你一样,让然儿用交朋友的方式去结交林朝辞,梓潼,你都记下了吗?”
“记下了。”
宋皇后忽然沉默了一下。
从背后抱住了崇平帝:“可这……”
“没什么。”
“谁表现的优异,朕就用谁。”
“后汉再也经不起一次夺嫡之乱。”
“能顺利过度。”
“哪怕是借着林朝辞的力量。”
<div class="contentadv"> “没有手足相残。”
崇平帝转过身,保住宋皇后,半醉半醒的呢喃道:“我觉的,不管是他们中的谁将来到了我今天这个年纪,都会无比庆幸我今天的决定。”
而在另一边。
也在这神京城里。
只是在薛家的小院里。
林朝辞也大大方方的上手,抱着薛宝钗在她的闺房里看着窗外的雪景,无视掉莺儿羞红的小脸,跟薛宝钗慢慢说着自己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及红颜知己,尽管薛宝钗很好隐藏了吃醋的那股味道,可还是在林朝辞一点一滴的铺垫中,放开胆子咬了一口林朝辞,表示泄愤,最后被林朝辞顺势堵住嘴唇。
当然了,也只是堵住嘴唇。
没有更进一步。
薛宝钗今年也才十五。
就算林朝辞色急,也不至于急到饥不择食的地步。
故此,也只是亲亲抱抱举高高。
一套流程下来。
薛宝钗的气自然也就散了。
尽管这个年,王夫人过的很不踏实,看看在皇宫里笑的跟个二傻子一样的薛蟠,又回家看看自家同样笑嘻嘻的宝玉,一想到薛姨妈一年前突然返回,表示薛宝钗不嫁给自家宝玉,一年后的今天,薛宝钗已成了比她品级更高的一品诰命夫人,气的是连年夜饭都没吃好。
绷着一张脸。
挨了贾赦不少的讥讽。
没错,荣国府内部也不和。
大房与二房的争斗一直有。
如今,贾赦带领的大房翻身了,自是要好好挖苦挖苦二房这边,且,和与薛家反目成仇的王夫人相比,与薛宝钗关系不错的王熙凤,给了贾赦更足的底气,令他敢于挑衅二房那边。
故此,荣国府这边很不消停。
只是,又关林朝辞什么事呢?
……
而在更遥远的地方。
在一个给红楼一界插真眼的世界里。
同样是一个年。
过的却也很不安生。
“九公子还是不想回来吗?”
韩国。
新郑。
韩相张开地的府邸内。
白须白发的老人跟对面那位无须年轻人如此问道。
“并非不想。”
“九公子说,时候未到。”
年轻人笑了笑,如此解释道。
话锋一转。
就跟自家爷爷聊起了局势:“王上那边近期如何?”
“还是老样子。”
“明君在楚,在齐,在赵。”
“不在魏、燕与我们韩国。”
老人长长的叹了口气,满含怨念的声音于屋内幽幽回荡:“史书已经用各种文字向我们证明了秦灭六国的野心与能力,六国虽齐心协力,共抗暴秦,可奈何总有人认为六国联军便一定能战胜暴秦,殊不知,即便六国联军已成,与暴秦对峙,却仍是胜负犹未可知的啊,王上可为守成之主,可我韩国需要的绝非守成之主,此般大势,我六国聚兵一百五十万与暴秦百万大军列兵于函谷,需要的正是一位雄主明君,方能令我韩国从四战之地解脱,否则,西有秦、南有楚、北有赵、与魏临,此天下咽喉之地,乃兵家必争之处,便是灭了秦,我韩国,恐怕也难逃灭国之危矣!”
求收藏,求评论。